什么是Web2.0之逆行?

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顺的,知道了正的反的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目前大多数2.0站点采用的都是Copy to China的方式,这是目前的主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Youtube卖了个好价钱,土豆混的也不错,Fackbook现在如日中天,校内也嫁了个好人家。无数人的行动和个人成功的例子似乎在告诉我们,先copy过来,然后引导用户去使用,去接受,这就是目前的正道,是“顺应天意民心”的。

毛泽东比较厉害,他能根据中国国情对马列主义进行修正。邓小平令人佩服,他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路线进行调整。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从实际出发,从自身需求出发。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谈到了,模式可以copy,但用户不能copy。不要动不动就张嘴我们国家有1.7个亿的网民,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就算蒙人也不能蒙的这么没技术含量。美国3亿多的人口,网民大概1.5个亿左右,中国13亿人口,网民1.7个亿。

SNS是Web2.0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SNS的成功运行,有很多因素,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密度”,另一个是“速度”。这里密度指的是网民在整体人口中所占比例,速度则是指网民之间”线下交流“的便捷程度。

我们把国家比做一个湖,人民是湖里的鱼,网民是其中一部分鱼。美国这个湖跟我们差不多大,按照上边的数字来计算,这两个湖里网民的密度基本相同,大概都是1/8。从理论上来讲,一个网撒下去,不管是美国这个湖还是中国这个湖,能捞起来的鱼应该基本相同。是这样吗?显然不是。这里我们忽略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些鱼都是死鱼,那捞起来的数量是差不多的。可这些鱼都在游,而且以不同的”速度“在游,很显然的一个问题,美国那个湖里的鱼游的要比中国的快。如果你往美国那个湖里的某个地方撒点鱼食,然后下网,捞起来的绝对比中国的多,因为他们能快速聚集。

Facebook让这些最主的用户流连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线上活动能有效的促成线下的聚会,毕竟单纯的网上交流不能满足人与人交往的全部需求,因此能否有效促成线下交流是衡量SNS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这里”密度“和”速度“都起着近乎于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存在着”兴趣的递减“,随着干一件事情步骤的增多,当初的”干劲“会逐渐递减。”密度“就是在这里发挥作用,在美国,每两个人中有一个换联网使用者,也就是说你的10个朋友中有5个在使用互联网这玩意,你对他们将一些互联网方面的东西,他们能懂,并且有很大的可能产生兴趣。而在中国,10个人中只有1.3个不到在使用这玩意(包括QQ们和网络游戏们,也许这些人打开电脑,浏览器根本与其无缘,更别提什么SNS。当然这种情况在美国肯定也存在,但具体的比例是多少暂时无法查证。),也就是说你在10个人中,只能找到0.3个人可能和你兴趣相同。这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当你苦口婆心的找了20个30个朋友去推荐你使用的SNS服务时,理论上能拉过来的人也就3,4个,这时候你会觉得SNS这玩意不靠谱,因为对你来说,通过这个东西结交朋友的成本”有点高“。

另一方面,”速度“。也许下午有个家伙Facebook上发了个信息”今天是周末哎,这边有几个帅哥,美女们晚上出来坐坐啊“。也许这个几个人相隔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也许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城市,可当他想去参加这个聚会的时候,他可以出门开车,然后很快到达。同样的事情放在中国,别说不不同城市,就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也似乎显的有点困难。
A:聚会在哪里啊?
B:浦西 
A:那么远啊!不去了
一个聚会泡汤了,SNS的魅力也随之下降。

虽然这是现实,但并非说Web2.0(SNS)在中国不可行,完全可行。但要看怎么个行法,照搬老美那套是不成的,因此脱离目前看来”顺“的模式(先copy过来,然后引导用户去使用,去接受),从”逆“的方向思考一下,从目前国内互联网用户的构成出发,从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一定要是不同群体分别对待),我们也做个有”中国特色“的Web2.0。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