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的黄昏》
一本连封面都没有的书,对于作者而言简直是太悲哀。(作者:袁剑)
明知不能出版还要去写的作者,古代还有不少,做为什么私人藏书之类的,而如今基本已经绝迹。不能出版意味着文字无法转化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写的人,除了想要获得思想上的认同,还能有什么别的么?
作者通过对改革从形式到数据到最终结果的分析,为我们展现了改革所不为人知的一面,也许这一面我们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可自己就是说不清道不明。造成这个的原因可能一是局限于我们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怀疑精神,二是贯彻始终的愚民教育似乎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在序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最后一刻等待我的仍然是彻底的绝望。当然我不是对自己的绝望,而是对人类思想及人类认识能力的终极绝望。如果喜新厌旧是人类天性的话,今是昨非就是所有思想的本性。”
其实我们的认知能力不完全是低下到让人绝望的地步,不过认识的欲望和怀疑精神的确是已经低下到了相当的程度。在一个同时追求物质文明和追求精神文明的社会里,人们会追求真理,探究事实,因为这对他们而言是有价值的,是他们追求的一部分。但在一个只对物质文明抱有极大兴趣的社会里,作者出现上述的绝望也就正常了。因为在这里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事实的探究只有在“能带来实际利益”的情况下,才会激发人们对其追求的欲望。
虽然我相信,人在具备了一定的教育之后会自发的对这些东西产生追求,但这种自发意识通常还没来得及发芽,便被周边环境及思想形态烧的寸草不生。
因为所获取的信息和所具备的知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对于书中的内容及观点不可能用分析的方法去判断,只能凭借自己所能认识到的那一部分加上自我感觉去简单的评判。书中后面几章似乎没有前边那么精细,部分例证说服力不够强。但只要你读的过程中会偶有感触“噢,原来是这样。。。”,基本也就值了。
用我们最IN,最实用,最真理的价值观去判断,作者也许给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去看待社会,但你的阅读肯定不能给作者带来一毛钱的收入。拿钱说事,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