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 —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全书共三册。1,南渡 2,北归 3,离别 (图片选的是第二部的封面,完全是因为这张比较好看,卖相很重要啊!)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大部头的文史类书籍。其实不光文史类,除了SAP的PA教材,似乎看过最厚的书就属这部了。评价怎么说呢,一个字:好。两个字:好好。三个字:好好好。
真的很精彩。作者似乎也是继承了胡适对历史考证的方法,书中很多细节看得出是作者对不同材料对比研究后,认为最为客观的记叙的版本。这也让我对以前看到有些研究历史的人会纠缠于一些细节而产生厌烦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转变。比如某句话的原文是怎样,是否有某个字,当事人说话时的口气是怎样等等。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突然领悟到,研究历史就应该是这样的啊,貌似好玩的历史看起来固然好玩,但史学者的根本中的根本是要还历史一个真实。
南渡
基本上从抗日战争写起,日本的炮火不光敲碎了中华大地的河山,当时这一帮知识份子的命运也随着隆隆炮声开始了颠沛流离。随着抗日战争的进程,他们被迫离开北平,先到长沙,后长沙失守,再辗转昆明。清华,北大,南开在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大,傅斯年掌管的中央史语研究所则落在了西南一个叫做李庄的地方。
战火纷飞,物价飞涨。不光学术研究的条件十分简陋,就连生活上,这些贵为精英在平日里衣食无忧的教授们,也慢慢变的窘迫了起来。环境虽然艰苦,但这些兄弟们做学问的热情,大多却没有减退多少。看着他们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继续坚持做学问,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叹,这果真是一帮做学问的人啊!
北归
抗战胜利。国民党说是他们打赢的,共产党说是他们打赢的,其实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国军是牺牲很大,正面战场都是他们在打,可都是在防御,所谓的战略反攻,其实基本没反攻,反攻刚开始日本就投降了。至于共军嘛,在几乎偏僻的没人烟的村子放了几个冷枪,埋了几颗地雷,挖了几条地道,然后就号称日本人是他们打跑的,唉!不光大牙,小牙都笑掉了。
扯点正经的。北归主要写的是抗战胜利后几乎是同样一批人(当然该老的老了,该长大的长大了,结婚生子的也不少)从昆明,李庄返回北平的过程。经过好多年战争的洗礼,中国在物质上已经十分匮乏,可这时候他们的精神是愉悦的,是快乐的,是充满希望的,只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中国共产党来了,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了城。
离别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我们的逻辑有时候很搞笑,前一句还在唱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后一句东方红就接上去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得多纠结的灵魂才能让这么对立的事情在脑子里并存啊!
又扯远了。离别基本上从共军打进北平开始,兴奋激动了没几天的教授们有必须面对一道选择题,走还是留。走,跟国民党。留,跟共产党。一个选择,两种命运。
台湾那边主要记述了赴台之后的傅斯年,胡适,梅贻琦,李济这几个人,也许因为去台湾的人确实没那么多,也许因为台湾那边那些人的资料收集相对困难,在对前述几位的记述结束后,接下来些的都是留在大陆的那些人了。陈寅恪,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金岳霖,吴晗,郭沫若,陈梦家,夏鼐,曾昭伦,曾昭燏,穆旦,吴宓等等等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各种凄惨。直接看的人各种胸闷,各种义愤填膺,对老毛贼各种痛恨。随着老毛贼在天安门城楼那一声吼,“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算是彻底没戏了,取而代之的是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各种拍马。
中国的文化就此断裂,而且断的比较彻底。即便是到了如今这个年月,文化之于中国人,依然是一种奢侈品。这个破坏,不是靠一两代人就能恢复的过来的。
合上书,依然想的起的名字:胡适,傅斯年,陈寅恪,梅贻琦,李济,鲁迅,顾颉刚,夏鼐,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金岳霖,吴晗,闻一多,郭沫若,陈梦家,夏鼐,曾昭伦,曾昭燏,穆旦,吴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