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官方确认了要对其F8平台进行开源,于是乎又一波“开放风”又一次强劲的刮了起来。在整个Web世界越来越开放的的状态下,国内站点们的“闭关自守”被一致的认为是迂腐与缺乏创新。

开放是一种精神,但这个精神的载体只能是个人或非公司团体。一旦演化成公司行为,那就不是精神,而是一种策略。公司的本质是要实现盈利,对于一个实体的公司来讲“万般皆下品,唯有盈利高”。当然,盈利是要在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框架范围内去实现,但开放/开源与否不在这个框架范围内。

面对Myspace的一家独大,Facebook要让自己迅速变大,开放这个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名利双收。
面对Facebook的步步紧逼,Myspace开始让开放自己,这并不是它骨子里本来就有的,也不是它所追求的,只是一种策略。

Mark在2004年创办了Facebook,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东西,放到中国来,行吗?可以肯定的说,没戏。
2004年的中国,无论哪所大学,都达不到每个寝室至少一台电脑的标准。

美国1945年研制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也试爆成功,晚了19年。但中国的民用科技,经济发展水平是不是也只比美国差19年?
目前我们的互联网,在技术也许就落后老美几个月半年时间,但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是不是也只落后几个月?

当开放不能在市场拓展或是盈利水平上给一个公司带来实质的提升,那么它有什么理由选择开放。也许又得谈到未来,但为了适应5年甚至10年以后的市场,是从现在开始准备好,还是过几年再准备好,恐怕没人能给定论。

有前瞻性是好的,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前瞻到好高骛远的地步,也许就得死在半路上。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