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见》

整本书看下来,感觉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干了记者这行,各种努力想接地气,可实际接上没接上不知道,从文字来看,离地面还是有点距离。

「感情像是浓的要从笔尖滴下来」「山里的空气冷的扎人」「肺里充满着碎雪的空气」文艺不?我是觉得挺文艺的,也许是因为自己本身太不文艺。书里描写了不少的采访场景,对非典和初中生亚文化的那两个调查印象比较深,因为这两个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非典那时候正好在北京,校外实习,然后学校封校,就留在实习那地方了。正好实习的地方也是个学校,也封校,所以就是被关在了学校里,只是不在自己学校。关了一个多月,然后封校解除,可以回学校了,可回去之前被要求所有回来的学生先要隔离两个星期。隔离就隔离吧,可学校给的那条件,真不叫隔离,就是把所有校外返校的学生集中到一起,6,7个人一个宿舍,整栋楼大家随便转悠,想想是有点可怕的,幸好我们那批人里没人感染,如果有的话,周围的人是完全没有防护措施的。

双城故事里所写的初中生亚文化也是真切的经历过。读初中的时候,班上的几个小太妹不知怎么着觉得港片里人家吃迷幻药很酷,然后就学,可又没有迷幻药,就吃安眠药。结果有一个吃的几乎挂掉,拉到医院去洗胃才抢救过来。一帮青春期的孩子聚在一起,的确是会产生这种亚文化,感染力相当强。这事似乎世界范围内也没啥办法。

其他还有很多采访的场景,就像前边说的,每次采访,柴静似乎都在不断的剖析自己,不断的想要接地气。这样的过程我个人是相信它的存在的,即便是描写的文字有时依然感觉矫情,人物的描写也总是倾向于把人写成完人,这个也正常,毕竟书里的人大部分都还没挂。但作为读者我们得明白,再怎么光鲜的人,倒过来抖抖,都能抖出一堆乌七八糟的东西。

总的来说是一本还不错的书,从书里可以看到柴静对自己的剖析,在接地气方面的努力,至于能做到多好那是不能强求的事。

2.《晓说》

这是高晓松在优酷弄的那个脱口秀的文字版。旁边加进去了张发财的点评。这种东西看起来好玩是比较好玩的,但不能看多了,看多了对这种调调就会免疫。就像我以前挺喜欢看张发财的八卦,后来就觉得不爱看了,总是那么个调调,而且很多是与正史有很大出入的。作为吹牛逼材料,或者打发时间的东西,还是不错的。但总的来说不推荐购买,直接去优酷看视频就足够足够了。

3.《梁启超传》

这是上下两侧的一套书。我看了上册前半本,是在看不下去了,古文功底太差,看的十分费劲。文中有作者对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的大量饮用,我曾经在微博上说这本书的书评一句话就够了「饮冰室合集,XXX册,XXX页」。说实话,我真是这么觉着的。

人物传记里我觉得最不能看的就是自传。传记这种东西,在资料详实的基础上,最需要的是客观,而自传基本没法客观,九成九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没几个能真正去剖解自己的阴暗龌龊面。而这位作者大段引用梁启超自己作品中的文字,并且不加判断,直接按照原文意思讲述…这个我觉得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梁启超能对自己客观评价么?

另外,大段的古文引用,对古文功底却是有一定要求,像我这样没什么古文功底的基本不怎么看的下去,这样的写法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是个挑战。你要不断在白话文和古文之间来回切换,是不是太白话就不够深度呢?曾经碰到过有人把「这事现在不能办」非得描述成「这件事情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无法进行实施」,次奥!十分讲究。

最后八卦一下王小山的铁葫芦图书,上边的晓说和梁启超传都是他们出的,我个人感觉都不怎么好。但宣传还是挺成功的,销量都挺好,哥自己也被忽悠地去买了。商人嘛,即便自己的东西是坨屎,他也必须想尽办法把它描述成黄金糕,这是商人的属性,也是他的职责。但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辨识能力,经常在微博看到很多刚拿到书,就拍个照片放上来,配上文字「果真是好书」之类的。老大,拜托!您就看个封面就知道这是好书么?一页都没翻就知道这是好书么?这样的逼格实在是破绽太大。

还有一些会追求所谓的什么“毛边本”,上边那个《梁桥超传》发售的时候,就有人欢呼,终于拿到毛边本了。我特意去Google了一下这个毛边本到底是什么个玩意,最后的答案是:书籍装订好后不切边。次奥!这样的逼格看不懂,无法企及,Over.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