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于海内讨论组

关系之间需要有建立与维系的介质。

老朋友很久不见,去拜访的时候拎点礼物,这是心意的一种表达,有的东西说说就可以,但有的必须要借助一定的介质才行。

SNS也同样,在这里的朋友们,有的原本就是线下的朋友,这样的关系很活跃,嬉笑怒骂,旧事重提,很热闹。

但多数可能也就是一个邮件地址,一个Blog的连接,一个QQ号码这样的初始关系,这样的关系不是说单凭今天你say hi明天他say hi就能social得起来的。

一个话题,一段视频,一张照片,一个活动。人由于相同的兴趣,爱好或目的扎成一堆,大众群体关注普遍的热门,长尾群体除了关注热门还关注非热门。但不论是热门还是非热门,在网络世界都需要一个载体将其呈现出来。

海内在载体方面似乎都有了,Blog,相册,群组,分享。。。甚至还从开心抄来了好友买卖,似乎是该有的都有了,有是有了,可大多是没灵魂的皮囊。

2.0的站点门都想用户去UGC,想没想过用户哪来那么多分享的内容与激情?10个站点都有自己的独立Blog系统你是打算让这个用户去写10篇呢还是发10次?不论哪个对用户来讲都不现实。

市场靠热卖产品聚拢钱财,娱乐业靠明星汇聚眼球,SNS需要核心用户维系社区活跃度。如何能把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拉进来,并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再你这一亩三分地上辛勤劳作,肯定SNS站点们为这个问题头发都愁白了,可还是没辙。

其实没辙是正常的,这些人原本就水性杨花,见异思迁,有了新东西他们就用,用过之后绝大多数的产品是要被他们抛弃的,但也有极少数能留住他们的心。

别总想着自己就是那极少数,运气没那么好。

既然留不住这些人,那留他们点东西也好啊。Keso不写他的donews blog,换到海内来写,效果会如何?可他会吗,应该不会。Carol不用 Twitter,改用海内的迷你博客,效果会如何?可他会吗,应该不会。“美女们”停止使用Flickr,改用海内相册,效果会如何?可他们会吗,应该也不会。

既然这些都不会,那他们在海内的ID除了个皮囊还有什么?

既然人过不来,这也没办法,退而求其次,想办法把东西弄过来也行啊。

为什么就不能提供Feed导入呢?

日志,迷你博客,相册,这些都能导入啊。作为校内开创者的王兴肯定不会想不到,但海内一直坚持不肯做。也许有他自己的考虑,但实在无法理解。

加入游戏的功能很不错,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介质。游戏社区化,社区游戏化,史玉柱的眼光的确很贼。

也许加入Opensocial能让相应的application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海内,希望如此。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